讲演人:倪玉平 讲演地址: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 讲演时刻:2023年6月
我国大运河包含京杭大运河段、隋唐大运河段和浙东运河段,全长3200多公里,有2500多年的前史。2014年,我国大运河当选国际文明遗产名录,在现在当选国际文明遗产的900多个项目中,我国大运河以其时刻跨度之长、辐射面积之广、牵涉人口之多,居于绝无仅有位置。
2019年,国家文明公园建造工程发起,大运河当选。大运河作为咱们的先人人工发明的伟大工程,是自我沟通、自我开展的工程,它灵动、有用且容纳,充分表现了咱们的先人发明天然、使用天然、与天然调和共生的成果。
倪玉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前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财务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运河研究院兼职教授,曾任美国哈佛燕京、UCLA访问学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中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百篇优异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书《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Customs Duties in the Qing Dynasty,ca.1644-1911,主编《我国运河志·通运卷》等学术著作。
大运河的前史
古代我国怎么大规模地运送人员和物资?在较长时刻里,在其时的技能条件约束之下,最经济、最高效、最快捷的办法一向都是水运。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日的扬州邻近注册邗沟,沟通了淮河和长江。邗沟注册后,吴王夫差用它运兵运粮,北上伐齐,打败齐国之后参加诸侯争霸。邗沟的开凿也被视为我国大运河的初步。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以大梁为首都,大梁便是今日的开封。魏国开凿了一条郑州和商丘之间的运河,名为距离,极大方便了魏国农业的灌溉和产品买卖的来往。楚汉争霸时,项羽和刘邦以距离为界,平分全国,这也是后来我国象棋里楚河汉界的由来。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运河全体改变不大,不过因为这一时期北方常常产生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规模迁移到南边,因而带来一个很大的改变——隋唐之后南边人口超越北方。跟着人口流入,南边的经济和农业得到开展,我国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这也直接影响了随后古代我国的开展。
隋朝从头一致我国后,隋炀帝方案北上攻击高句丽,需求源源不断地从南边获取财富,因而以洛阳为中心,安排人力开凿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运河,即隋唐大运河。隋朝建都长安,即今日的西安,其时长安至洛阳之间水运航道十分阴险,运粮极为不方便,为处理这个问题,隋炀帝在洛阳邻近修筑了许多粮仓,包含洛口仓、回洛仓和含嘉仓等。含嘉仓是其时全国第一大粮仓,依据考古学家对它的开掘调查,含嘉仓储粮可达4.6亿斤。
关于隋朝开凿大运河之举,前史上有不同的点评。较为常见的观念是,隋炀帝急于求成,短时刻内招集数百万民工来开凿大运河,导致怨声载道,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所以隋朝二世而亡。还有观念以为,正是大运河导致王朝权利延伸到江南,江南就变成封建王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蓄水池,所以有人谈论:“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还有人以为大运河工程本身很有价值:“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继起的唐朝享受了隋炀帝建筑大运河的盈利,盛唐气候有很大一部分劳绩应该归于这条大运河。因为从洛阳到长安的运粮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唐朝皇帝一度越来越频频地去洛阳“就食”,便是皇帝带着一大堆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去洛阳吃饭。唐高宗在位27年,在洛阳“就食”时刻长达一半;武则天在位20年,18年都在洛阳“就食”。唐中宗时期,关中产生大饥馑,有人劝唐中宗迁都,成果唐中宗坚决对立,他说:“岂有逐粮皇帝哉!”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唐中宗的父亲唐高宗和母亲武则天便是从前的“逐粮皇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运道受阻。唐德宗时,因为漕粮没有准时抵达,禁军产生哗变。不久,江南的韩滉送来漕粮,知道音讯的唐德宗匆促跑到东宫告知太子:“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由此可见大运河关于唐朝控制安危的重要意义。
北宋王朝定都开封,有用地避开了将粮食运往洛阳和长安的风险,运送条件得到很大改进,漕运十分高效。北宋时期每年经过运河运抵开封的漕粮多达600万石到700万石,是我国漕运史上的巅峰时刻。许多南边物资的到来,促成了北宋开封的极度富贵。后来南宋偏安江南,杭州为首都临安,获取漕粮愈加快捷。这一时期浙东运河得到了更大的使用。浙东运河衔接杭州和宁波,从春秋战国以来就得到开凿和使用,南宋的物资可以经过这条运河直达海上,顺畅敞开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以北京为首都,为确保北京的物资供应,元朝开端采纳海运的办法。与此一起,在闻名水利专家郭守敬领导下,以隋唐大运河为根底,逢弯取曲,开凿京杭大运河,这便是咱们今日所看到的京杭大运河根本格式。京杭大运河注册后,从南到北有用衔接了五大水系,包含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让我国北方最首要的河流悉数连通起来,这是古人一个十分了不得的成果。郭守敬还有一个重要的工程和今日的北京密切相关——他开凿了从通州到京城的运河,一起又从昌平引地下水供应这条运河。南边的船舶可以经过这条运河直接行至北京什刹海,在积水潭码头卸货。元世祖忽必烈看到南来北往的漕船在这条运河上络绎来往,十分高兴,所以赐名为通惠河。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不过他对南京作为国都十分不满意,他先是想迁都回其老家凤阳,成果工程建筑到一半,又改变了主见,考虑建都开封或西安,乃至派儿子朱标到关中巡视。惋惜朱标从关中回来后很快去世,朱元璋遭到沉重打击,迁都之事就此作罢。朱元璋从前的迁都主意,后来被他的儿子朱棣以出乎意料的办法完结。因为朱标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朱棣起兵发起靖难之役,很快攫取皇位,随即发起了营建和迁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朱棣迁都北京,既有个人的政治需求,一起也与其时我国全体形势的改变密切相关。唐朝从前,华夏王朝首要的外部压力来自西北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为有用抵挡外来压力,有必要将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心放在西北。宋元之后,华夏王朝的外部压力首要来自北方少数民族,所以首都大都选在北京。而为了满意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所需求的物资,就需求经过大运河连通南边。因而,可以有用衔接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大运河,也在隋唐时期的根底上有了进一步开展。
行进在大运河上的货船经过杭州拱宸桥(2022年5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朱棣以元大都为根底,花了14年时刻才将北京城建筑完结。建筑北京城是一项极端浩大的工程。为了完结这一艰巨使命,朱棣下诏全国,从全国各地征调战士、工匠、物资。这些人员和物资的运送,大都依托运河。其时北京城的皇室建筑所需砖瓦,大多来自山东临清。别的又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集结大型木材。北京城工程完工后,大运河又将景德镇的瓷器、杭州姑苏的丝绸衣物和漕粮运到北京,确保明王朝日常所需。明代闻名的来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过这样一句话:“北京什么也不出产,但什么也不短少。”
为确保大运河的晓畅,明成祖朱棣还发起了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南旺纽带。山东济宁是整个运河中地形最高的当地,两头落差30多米,又短少足够的水源。工部尚书宋礼在水利专家白英白叟协助下,环绕引水、蓄水、分水和泄洪四大环节,导入汶水,建筑完结十分复杂的南旺纽带工程,成功地处理了大运河的水源,让其大部分流向北方,小部分流向南边,“七分朝皇帝,三分下江南”,天才地处理了大运河最重要的技能难题,为明清大运河500多年的漕运晓畅奠定了出色的根底。南旺纽带是整个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也是17世纪工业革命前国际土木工程的最高技能成果。
我国地形主体是北高南低,人工开凿的大运河要把漕粮从地形低的南边运到地形高的北方,而运河又没有自己的水源,所以不只线路上需求凭借大江大河,一起还需凭借沿线的湖泊和泉流给运河灌水,这些湖泊和泉流被称为“水柜”。运河沿线还修了许多的闸坝、桥梁,以便一级一级地提高水位。古人还发现可以经过拉升河道来减缓水势,有“三湾抵一闸”的说法。大运河的建筑,集中表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科技水平。
政治经济之河
大运河建筑好之后,为明清王朝首都的大昌盛大开展奠定了出色根底。有史料记载,明代北京的土著居民不到十之一二,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人口,则超越了居民人口的十之七八。许多的外来人口,或是经商,或是从事手工业,或许参军,或许当官,极大带动了北京社会经济的开展。明朝中后期,北京的人口超越200万。到了清代,北京人口愈加昌盛。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以为,其时北京的城区面积比不上英国伦敦,但人口却是伦敦的两到三倍。
为保护政权安稳,清朝的两位皇帝康熙和乾隆都曾别离六下江南。在这十二次南巡中,两位皇帝都在做相似的几件事:一是巡视河工,辅导修治运河和黄河。二是体恤民间疾苦,革除了沿途经过当地老百姓的地丁赋税,其间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革除的地丁赋税就超越1000万两。三是整理吏治,审阅戎行,选拔和免除一批官员。四是添加江南举子的应试名额,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秀才名额即添加了5600余名,占本来的1/4左右。一起,又经过特科办法召试江南举子,优异者直接赏给举人,如钱大昕、孙士毅等人被选取,后来又考中进士,成为《四库全书》的首要编纂者。五是祭礼孔庙、明太祖陵、大禹陵等,拉拢江南士大夫。经过这些办法,清朝的控制愈加安定。
北京市昌平区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里的“白浮之泉”碑亭和九龙池。新华社发
明清时期,中心政府都在运河沿线建立了许多水驿站,成为中心政令下达和当地状况向上报告的重要途径,在江南地区特别如此。中心政府还经过大运河运兵,将军事力量快速投放到需求的当地去。“一船矛戈一河兵”,调防戎行至江南地区之杭州、南京、京口等地,运河一向是首选的交通工具。
大运河仍是一条“交际之河”。其时外国使团来往我国,许多都是经过运河往复。元代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我国日子了17年,并担任过元朝的官员,沿运河到访过许多城市,比方杭州被他称为“国际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明清时期我国与外国的沟通较为频频,西方传教士来华,如利玛窦从南京经运河前往北京;荷兰青鸟使、英国青鸟使到访我国,都是经过运河回来南边。东亚的日本、朝鲜也有许多青鸟使、官员、商人从杭州动身前往北京,其间最闻名的是朝鲜官员崔溥。崔溥从杭州到北京,回到朝鲜后写下《漂海录》,书中有许多关于运河的记载。
我国有两处外国国王墓,掩埋着两位古代外国国王。第一位国王来自文莱,明永乐六年(1408年)时死于南京。第二位国王是菲律宾苏禄国国王,明永乐十五年他带着妻儿和340人的巨大使团,沿运河坐船抵达北京,遭到永乐皇帝的盛大招待。后又沿运河南下,时值阴历九月,苏禄国国王因病逝于山东德州。听到音讯的朱棣很沉痛,命令由苏禄国国王长子回国承继王位,王妃及次子在德州守陵,给予俸饷。尔后,菲律宾的苏禄国后人还时常到我国上坟。
大运河不只是保护王朝大一统的政治之河,也是古代我国经济的大动脉。经过运河来往的船舶,有官船和民船。官船首要是运送漕粮、盐、铜、木材等物资。明清时期,每年行走在运河之上的漕船有约1万条,每条船载货量为500石左右。明清时期,为补助运丁收入,朝廷规则漕船可以带着必定仓位的“土宜”(土特产)沿途买卖,且免予交税。这个数量在明成化年间是每条船10石,万历年间添加至60石;清雍正年间添加为100石,嘉庆年间则添加到150石,简直占漕船载货量的1/3。漕船在北京交完漕粮,空船归航简单遇到风险,所以也需求从北方带一些土特产到南边出售。每年经漕船带着的土特产多达100万石,超越1.5亿斤,可见数量之巨大。其时从南边运往北方的产品,首要有丝绸、茶叶、木材、纸张、瓷器、铁器等;从北方运回南边的首要是棉花、干鲜果品等土特产。经过大运河的衔接,我国经济最兴旺地区的产品沟通完全活泼起来,形成了闻名的运河经济带。
大运河是明清时期全国最首要的产品流通干线。我计算了清代大运河沿线各关每一年的税收,从最北端的崇文门开端,天津关、临清关、淮安关、浒墅关、南新关等,这些运河上的税关,每年征收250万到300万两白银。其时清政府在全国建立49处税关,一年关税收入500万两左右,大运河税关占50%至60%的份额。其时关税大致按产品价值的2%至5%征收,所以也可以依据关税征收量,来反推大运河的产品流通状况。
大运河也是重要的客运之河。每年都会有许多的商人、举士、官员沿运河南来北往。特别是文人,他们在运河旅行时,留下许多的文字记载。有学者做过不完全计算,仅明清时期和大运河相关的日记,就有90多种。这里有许多咱们耳熟能详的姓名,比方清朝雍正年间的大臣李绂,清光绪皇帝的教师翁同龢,还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等。林则徐在日记中记载了他屡次由京杭运河往复于福建和京城的状况。
文明之河
大运河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古代我国的日子,方便了人员的来往,也极大地丰厚了古代我国人的精神国际。现在的咱们,可以在唐诗宋词、古典小说、昆曲京剧、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看到大运河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码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在《长想念》中,用拟人化的方法将运河的流水与女子对老公的怀念勾连起来,十分形象逼真。又比方“姑苏郊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经过历代诗人的妙笔生花,这些运河沿线的城市前史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运河沿线的每一座城市,可以说都刻上了大运河的前史基因。比方山东济宁,唐朝大诗人李白和太守贺知章在这里团聚相识,贺知章约请李白畅饮,因为忘掉带钱,贺知章就以官印金龟换美酒,成为美谈。贺兰氏酒楼老板敬慕李白的才调,以酒楼相赠。李白在济宁期间,写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行路难》,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名篇。杜甫与李白也是在济宁相识相会。
清代徐扬《姑苏富贵图》 材料图片
又如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把这个大运河上闻名城市写得亮丽无比。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大运河的滋补,李白还会不会写出“焰火三月下扬州”的诗句,清代的扬州八怪还会不会在这里活动。
运河沿线一些较小的城市,也因为运河而与我国文明产生前史的联络。比方常州,宋代文豪苏东坡曾14次到访常州,最终去世于此。所以常州人会骄傲地说,苏东坡“未曾一日忘吾州”。我国前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是乾隆皇帝,他终身写了4万首诗,我个人以为其间最好的一首便是写常州的:“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唐诗宋词如此,元曲明清小说也不破例。关汉卿《窦娥冤》是他在淮安采风所得,窦娥临死前许下誓愿要楚州大旱三年,楚州正是淮安的老地名。四大古典名著也无一不好运河产生关系。《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从小就在运河畔听南来北往的故事,所以才能在发明上天入地的孙悟空形象时称心如意。《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14岁时母亲病故,随父亲在姑苏、杭州一带经商。元朝末年全国大乱,罗贯中在姑苏结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以师徒相等。水泊梁山是大运河的水柜之一,而施耐庵也长时间隐居于淮安写出《水浒传》。曹雪芹的父亲曹颙、祖父曹寅,都从前做过南京的江宁编织,曹雪芹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金衣玉食,后来被抄家回来北京,经过《红楼梦》很简单看出,林妹妹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坐船从扬州沿大运河而来的。
明清时期与大运河相关的小说情节也不乏其人。《金瓶梅》的产生地是大运河上的山东临清(清河)。“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和凌濛初是江浙人,其间记载的故事也有运河的影子,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主人公是从开封避祸至杭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与李生从京城沿运河走水路南下,最终投江而死。蒲松龄在江苏宝应做幕僚一年多,收集整理材料,《聊斋志异》大多带有运河的痕迹,比方《胭脂》就写到聊城与大运河关系密切的东昌湖。
戏剧艺术的发扬光大也依托于大运河。昆曲取名于姑苏昆山腔,明代中叶以来独领风骚,以姑苏为中心沿运河和长江四处分散,成为明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剧种,昆曲唱腔绮丽,成为我国文人剧的代表。《闲情偶寄》作者、清代戏剧家李渔有专门的戏班子,曾全国巡演,因戏班人员衣箱许多,出行大多都靠运河行走。京剧的诞生,大运河功不可没。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时,四大徽班坐船进京献艺,后来又吸收湖北楚调、秦腔、昆曲等戏剧的精华,发明出习惯南北观众口味的“皮黄”,又称“京调”。京剧深受人们的喜欢,流行全国,成为“国粹”的代表。
与大运河直接相关的书画作品也十分多,特别闻名的是两幅国宝级名画,一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米多长的画卷表现了开封的富贵;一为清代徐扬的《姑苏富贵图》,12米长的画卷描绘了清代姑苏的绮丽。
大运河仍是民族融合之河。运河沿岸商业兴旺,经商习尚昌盛,导致市郊邻近的成年男人常常出门经商很少在家,有人特意写诗:“莫嫌村坞行人少,夫婿经商不在家。”而长时间住在姑苏阊门大运河边上的唐伯虎,在《阊门即事》中说,“四远方言总不同”,证明其时姑苏居民的民族、言语、习俗都不相同。大运河沿岸的聊城、德州、济宁、淮安等地,是各民族调和共生的当地。
运河也是封建时代赶考举子们的期望之河。清康熙九年(1670年),浙江举子蔡启僔进京赶考,路过江苏淮安山阳,山阳县令和他一起中举,蔡启僔想前去访问,成果县令不愿意见他,让家丁“查明报答”,蔡启僔愤然离去。随后他高中当年状元,写诗道:“一肩行李上长安,风雪谁怜范叔寒。寄语山阳贤令尹,查明须向第一看。”十二年之后,蔡启僔的侄儿蔡升元相同高中状元,他又写诗:“君恩独被臣家渥,十二年间两状元。”
前史上的大运河,便是这样一条政治之河、经济之河和文明之河。正如梁启超所说:“自运河既通今后,而南北一统之根底,遂以大定。尔后千余年间,割裂者不过百年耳。”大运河的存在,为古代我国的大一统和经济文明的昌盛昌盛,作出了出色的奉献。
转型与展望
进入近代,大运河产生了式微。式微的原因,一是因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黄河改道,清廷无财力进行保护,大运河由此损失通航的条件;二是跟着近代西方科学技能的传入,铁路、轮船等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只能依托水运的办法,进一步导致大运河传统运送的式微。
跟着大运河的式微,运河沿线的许多城市也随之式微。最为典型的比如是山东临清。临清在明初才设为县,跟着运河的日益昌盛,临清由县升为州,再由州升为乾隆年间的直隶州。临清的商业极为兴旺,征收的关税一度居八大榷关之首。近代大运河失掉通航功用,临清人口由20万锐减到缺乏5万,临清也由直隶州从头降格为民国时期的县。
新我国建立之后,国家十分重视水利的兴建,大运河逐渐得到管理。今日大运河的苏北段,仍然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的航运量在3亿吨以上,相当于3条京沪铁路的运量。2022年,凭借南水北调,大运河从头康复了全程通水。
2500多年来,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前史的见证者和参加者。它直接见证了我国经济中心由北向南的改变,也见证了我国政治中心由西北向北方的搬运,还见证了大一统的国家怎么使用本身的优势,有条有理地和谐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经济中心,将其变成有机的全体。
大运河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文明杰出的连续性、立异性、一致性、容纳性、平和性的特性。这条大运河不会逗留于文字和史料记载中,它是活动的、鲜活的,是飞跃不息的国家回忆、民族回忆。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7日 10版)
来历: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