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焚烧发射,在万众瞩目的发射现场有一个绍兴嵊州人的身影,她便是“航天二代”邢一红,供职于我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四院)。
邢一红参与过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九号至神舟十五号,一共9次飞船的发射作业。这一次,是她退休后初次以首席专家的身份现场见证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本年,邢一红退休了,本应在家喝喝茶、看看书,颐养天年。“但我不能闲着。”邢一红说。
当航天四院领导决议返聘她作为空间站制作阶段逃逸发动机的技能顾问时,她一口容许了下来。拿到聘书,她笑得十分绚烂。
加入了载人航天发射团队后,邢一红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年青航天科技人员的传帮带,她仍像退休前那样,整日奔走在一线。计划证明、出产现场、试车台边……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她随时将常识和经历向年青人倾囊教授。
这一次,现场见证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当邢一红看到航天员将手中的指令单飘浮在空中,这标志着飞船准确入轨,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她感到激动、欣喜。邢一红理解这背面的不易。
“载人航天,胜败系于毫发,质量高于一切。”邢一红说。实际中,她以实际行动充沛饯别着载人航天规范,在产品总装测验进程严控技能状况,做到毫无过失,毫无悬念,毫无疑点。
邢一红告知记者,她不只要在载人航天规范的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要向年青一辈传递载人航天精力。
邢一红是一名“航天二代”,她的父亲邢球痕是中科院院士,曾任我国航天工业部第四研究院院长,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奠基人之一。1962年出世的邢一红,亲自感受了我国航天事业开展初期的困难,以及父辈们研发和发射东方红一号通信卫星的热情。
邢一红大学结业后参与作业,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生力军。1985年,她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发动机专业进修。认真学习、精进技能,贯穿了她30多年的职业生涯。
邢一红曾担任长征二号F火箭逃逸体系固体发动机总工艺师,还担任过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远地点发动机总规划师、总工艺师,参与了30多年的研发作业。她规划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远地点发动机,曾取得国家质量金奖。
此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在低温环境下成功发射的,这得益于20年前的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经历。
邢一红回想,2002年12月30日发射成功的神舟四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含义严重。发射神舟四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四火箭有必要全面满意载人火箭的要求,里边安装了逃逸体系。一旦产生事端,这个逃逸体系能协助载人飞船脱离火箭,主动降落到地上。
邢一红创造的诗这样描述逃逸体系:逃逸塔,逃逸塔/航天员生命确保塔/立于神箭最顶端/形如避雷破云针/险时逃逸保生命/顺时抛塔让航程……神舟四号飞船的发射,是载人航天近在咫尺的一次预演,全方位测验了逃逸体系为代表的多个设备,为接下来神舟五号初次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时发射时刻是在12月,正值酷寒时节,室外温度最低达零下30摄氏度。邢一红告知记者,“为确保发动机低温密封的可靠性,咱们在厂房外冒着酷寒,重复做低温密封可靠性实验。”
厚重的棉衣穿了一件又一件,她们行动迟缓,脚步却坚决、结壮,细心查看着每个细节,绝不能忽略!
上一年,邢一红还未退休,她参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在基地待了两个多月。邢一红的家在西安,间隔甘肃酒泉1300多公里。其间,她的父亲邢球痕一向被病痛摧残,每次视频通话,父亲都会不自觉地表达期望她早点回家的心境,但最后又叮咛:“你一定要安心细心地把任务完结好!”亲人的支撑,让她倍感振作。
她战役在第一线,战胜技能上的困难,与恶劣的气候条件作斗争,不少搭档称她为“戈壁滩上的蔷薇”。
2012年,邢一红参与神舟九号飞船发射任务时,被厂房外一株怒放的赤色蔷薇花冷艳,慨叹其不畏戈壁烈日和狂沙而开放的美丽,所以取网名为:戈壁滩上的蔷薇。
上一年6月,恰遇戈壁滩的蔷薇又怒放的时节,邢一红再次来到发射场,见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她即兴赋诗:待到英豪入“天宫”,“飞天任务”功达到。国旗党旗天宫展,戈壁蔷薇相映红。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邢一红为母校嵊州长乐中学寄来了特别的礼物——我国空间站模型和运载火箭模型,并附了一封信。
信中,她写道,“本年是长乐中学建校80周年,作为长乐中学的学生,对母校的培育教训之恩,一向也无以报答,借此时机,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购买了我国空间站模型和CZ—2F模型,并附上1套神舟十四、神舟十五首日封……”
邢一红从小在绍兴嵊州长乐镇开元村的外婆家长大,这个长乐江北岸村庄的风土人情,构成了她幼年的底色。现在,邢一红仍会讲一口地道的家园话。
7岁那年,上小学的邢一红被爸爸妈妈接到其时他们的作业地内蒙古。1977年3月,她又被外婆带回嵊州,初中结业后进入长乐中学学习。用她的话说,“整个学习的根柢仍是在长乐中学打下来的。”
邢一红其时是插班生,暂时插到长乐中学学习,开端阶段是比较费劲的。但在教师和同学的协助下,半个学期下来,她的成果就独占鳌头了。1978年,邢一红调到其时长乐中学的要点班,尔后顺畅考上了大学。
“长乐中学的许多同学和教师,现在都是我的好朋友,咱们常常沟通。”邢一红说,2020年,她回到家园嵊州,参与了母校的同学会。
一向以来,邢一红与她的父亲邢球痕都重视着家园的开展。邢球痕院士因作业原因,很少有时机回家园看看,但在他坐落西安的居所内,每天都会呈现家园的报纸。而新冠疫情爆发前的那几年,邢一红简直每年都会回到家园,走亲访友。